湖南湘西保靖:茶山茶路,长出“茶市”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湖南湘西保靖:茶山茶路,长出“茶市”

春天,万物生长。

一个“马路茶市”,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吕洞山镇夯吉村“生长”。

这是两条“茶路”的交汇处——2021年通车的夯吉公路,连接保靖县夯沙村与吉首市,蜿蜒于漫山茶园之间;建设中的夯迁公路,从夯吉村至迁陵镇,贯通保靖黄金茶核心产区。

茶路交汇处,茶山围绕中,还有村组道路、茶园小径等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,一个特别适合车来人往的“马路茶市”应运而生。

3月29日,16时,“茶市”热闹起来,车沿着公路涌来,人从茶园里钻出,陆续向这里汇拢。

一台电子秤,一本“记账本”,收茶人一天的生意从这里开启;茶筐沉甸甸,背篓满盈盈,采茶人一天的劳作在这里收获。

人、车、茶“挤”在一起,熙攘喧闹,一派生机,纷乱中却自有秩序。验货,谈价,过秤,算账,收叶,付款……买卖达成,钱货两清,各自收成,各自欢喜。

龙承仙是最早“入市”者之一。3月13日,春茶头芽刚开采,他就与五六家茶企、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起,选块空地搭了个遮阳棚,挂上“吕洞山金寨茶叶交易中心”的大红横幅,做起鲜叶、干茶交易。

“选这儿就是因为路很方便。”做了12年茶生意,龙承仙市场经验丰富,商业嗅觉也敏锐。

张自富与妻子分工明确,他检查鲜叶质量和过秤,妻子付款记账。买卖的间隙,两人忙着摊晾鲜叶。“温度高,叶芽沤不得。”他边说边熟练地把翠嫩的鲜叶摊开晾在阴凉处。

他与妻子都是邻近黄金村傍海组人,种了30多亩茶。曾经半年做茶半年打工,2021年,眼看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越发成熟,夫妻俩干脆留在家里,安心种茶,做茶生意。

“大家看,这是我们这里最大的鲜叶交易市场。”吉首姑娘龙瑞芳举着手机在直播,“这些刚采摘的鲜叶等会就送去加工厂,连夜炒制,明早就成为珍贵的保靖黄金茶明前茶了……”

38岁的她曾外出务工多年,做直播刚半年,积攒了一定粉丝量,正尝试带货农特产品。“鲜活的交易画面很抓人,我第一天来就卖了四五斤干茶。”

17时,“快递小哥”田剑丰迎来一天中最忙碌时刻。他得抓紧时间把当天所有收件全部整理好,送上物流车及时发出。当然,这些货物全是茶叶。

“发现这里人气很旺,3月18日,我们就来这里摆了一个收寄摊点。”田剑丰是顺丰速运的工作人员,“每天平均收件五六十单,全是今年的春茶,有寄一两斤的,也有寄大几十斤的……”

石知新骑着摩托车赶来,“踩点”给武汉、衡阳等地的客户寄了3箱茶叶。“你看看,昨天采的鲜叶,今天出的干茶,明天就到客户手上了。”他边操作手机填写地址边感叹,“做茶十年,真是越来越方便!”

攥着刚到手的采茶钱,72岁的张大妹笑得心满意足。她家住在吉首市光明新村,被夯吉村的茶农请来采茶。“一天采6斤多,一人一半,我收128块。”她乐呵呵地坐在马路边,在夕阳里等着回家的公交车。

18时,夕阳渐沉,人车渐散,这一天的“茶市”渐近尾声,但明天依旧。

春风吹过,茶山葱郁,茶路通达,“茶市”生长。

记者手记:

产业兴则“万物生”

严格来说,这个“马路茶市”每天只“运营”大约2个小时。

近傍晚时,人和车蜂拥而至,买卖完成又各自散去。

保靖县吕洞山镇人大主席龙玉成粗略估算了一下,这个“马路茶市”每天交易鲜叶近5万公斤,能覆盖辐射的茶园面积接近3万亩。

保靖县茶叶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杨庆有自己的理解,“马路茶市”像一个“入口”,更像一个“关口”,把大批量优质的鲜叶及时地汇入下一个市场环节,交给全县近300家茶叶加工主体,也促使这些加工主体不断向规模化、规范化转型升级。

而采访中最深的感受是,这个自发生成、生机勃勃的市场,有着自己的规则与秩序,再嵌入另一套更大的秩序与生态之中。

比如,茶农的培管程度会影响茶叶品质,采茶人的技术优劣会决定鲜叶质量,而这些,在市场中收茶人的眼里,就是一秒“量化”,换算成为价格。

再比如,收茶人并不是“盲目”收茶,他们各有自己定点联系服务的茶厂、茶企,对鲜叶的品种、质量、数量,心里有清晰的“一本账”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个“马路市场”更像一个“枢纽”,调配资源、把控质量、分配收益、服务茶农,还“反哺”着整个产业提质升级。

当然 ,反过来看,这个市场的“生长”,是保靖黄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,有产业才有“市”;也是近年来湘西州道路交通环境大改善的必然,有道路才有“场”。

就像春天的阳光雨露,产业发展,设施完善,自然而然会催生“市场”——自发有序的、自成生态的“市场”。

如同,春天来,万物生。(文/彭宁 图/陈昊)

来源:湘西网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